首页>谈经论道>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路径探寻

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路径探寻

  交通运输部门是重要的生产力部门,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本文在分析新质生产力内涵要义的基础上,结合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从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建立新型生产关系等角度提出了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与建议。


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形成如下认识:

  一是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是以劳动力和资本的高投入为基本特征,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持续多年的政府高强度投资。但随着劳动、资本等要素边际收益的递减,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低效投资引发的债务问题的凸显,新质生产力所强调的“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只能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来实现。以科技进步、知识更迭为典型代表的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外溢和收益递增效应,这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创造了可能。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是科技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载体。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催生因素。其原因在于,科技创新发挥生产力的推进作用并不是凭空实现的,它只有通过赋能产业发展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发展趋势来看,产业转型的总体方向是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这也是当前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基本特征,体现了生产力演化能级的跃迁。但对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升级改造,也应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点,对于交通运输行业这样的传统产业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三是创新驱动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新旧生产力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要素,但新质生产力的特殊性在于这三个要素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都实现了质的飞跃。例如,劳动者不再是简单的“人力”,而是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以劳动工具为代表的劳动资料也实现了跃升,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在劳动对象方面,随着科技和产业前沿领域的探索,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极大丰富,拓展了生产新边界,创造了生产新空间。交通运输行业传统的劳动对象主要是基础设施和运载工具,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和自动化、无人化运载工具将逐步成为主流。

  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前提。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事实上,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制度创新为支撑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创新带来技术革命性突破,制度创新则通过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两者缺一不可。

交通运输行业已具备较好基础

  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展开。通过多年不懈努力,适应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已形成以智慧交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内核,从生产力三要素来看劳动者素质、劳动资料水平、劳动对象范围都发生了质的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劳动者素质大幅提升。《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将“人才队伍精良专业、创新奉献”列为交通强国建设的九大任务之一,明确了科技人才、劳动者大军和干部队伍的建设要求,凸显了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视。通过多年不懈努力,交通运输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院士队伍不断壮大,“高精尖缺”人才数量大幅增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性”人才不断涌现,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新业态一线岗位吸纳大量高素质人才就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一大批学历高、有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管理岗位。

  劳动资料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在基础设施层面,通过深度融合BIM、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智能建造与智能运营的新型交通基础设施深度改造与广泛应用,不仅部署了一系列先进设施,如路侧感知系统、车用无线通信网络(V2X)、精准定位导航设施、智能化交通云控平台、数字航标系统以及沿海5G通信基站等,更有力地推进了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在运输工具和技术装备层面,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提供了强大支持。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广州市、湖北省武汉市等城市开展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应用示范,带动自动驾驶技术加速商业化落地。

  劳动对象范围大幅拓展。在空间范围上,已由传统的陆上、高空等载运工具向低空载人载货工具拓展。在业务范围上,劳动对象由传统的线下向线上拓展。当前,数字经济、网络经济方兴未艾,网络客运、网络货运蓬勃发展,交通运输领域大量业务向线上转移,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和货物运输,“掌上出行”已成为多数人的习惯模式,“互联网+”物流服务新模式加快推广,在线集配货、定制物流服务、货物动态跟踪效能不断增强。在跨界发展上,各种劳动对象突破传统界限实现了深度融合。交旅融合、交能融合、客货邮融合等向纵深推进,呈现出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现代化交通运输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交通运输产业体系有不同的组成部分。从构成要素分,有交通基础设施产业体系、交通运输装备产业体系、交通运输服务产业体系;从运输方式分,有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产业体系;从发达程度来分,有传统型交通运输产业体系和现代化交通运输产业体系。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主要产业载体,在数字交通产业发展方面,行业先后出台了《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交通设施数字感知,信息网络广泛覆盖,运输服务便捷智能,行业治理在线协同,技术应用创新活跃,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化数字交通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尽管在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方面,交通运输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设定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行业从事简单重复性劳动的劳动者绝对数量大、占比偏高,就业群体的整体素质仍需大幅提升;适应数字经济、智慧经济发展的劳动资料总量依然不足,总体上各类劳动资料的提升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距离大面积商业化应用还有差距,尚未形成普及型的新质生产力;劳动对象范围的拓展和跨界融合也处于发展初期,急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切实转变为推动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协同布局全面提升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革命对世界交通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革命性影响。面对建设现代化交通运输产业体系、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任务,我们需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完善配套政策环境,从而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加快实现交通运输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交通运输行业是以应用型科技研究为主的行业,需要紧紧围绕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着力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突破交通运输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同时,强化基础设施长期性能观测、可靠性设计建造理论、全寿命周期性能演化规律及其致灾机理等基础科学研究,以及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的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科研整体水平。

  加快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产业体系。按照“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思路,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促进交通运输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加快智慧交通、绿色交通产业的发展,立足真实业务、依托真实场景、解决真实需求,深入实施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工程,围绕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能建造等智慧交通创新前沿布局典型试点示范,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赋能交通运输业。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加快无人机、飞行汽车等低空载人载货飞行器的推广应用,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要不断提升传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运营及运输活动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

  加快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型劳动者。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当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总体上还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者大军是交通运输各项事业发展的奠基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进一步强化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支撑。坚持以“高精尖缺”为导向,通过重大工程技术创新、重点项目研发锻炼人才,依托重点实验室及研发中心凝聚人才,实施行业科技创新人才等推进计划培养人才,让更多“千里马”在交通运输领域竞相奔腾。同时,还需要以加强实践能力为核心,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交通工匠”。今后一个时期,需要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力度,着力提升高技能人才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一支数量充足、技术高超的实用性技能人才大军。

  全面深化交通运输领域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让各类优质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首先,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激励、科研环境优化的统筹协调,综合运用“揭榜挂帅”“赛马争先”等模式,探索建立需求快速响应、成果及时转化的有组织新型科研机制,通过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其次,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交通运输大市场,促进资本、技术、数据等资源在各区域、各领域、各种运输方式间顺畅流转,高效配置。再次,要深化综合运输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各种运输方式资源高效协同,通过提升联程运输、多式联运水平,推动人员便捷出行、物流业降本提质增效。最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财政性资金投入,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适应PPP新机制要求,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交通运输业,积极防范交通运输领域融资风险。(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李晓峰 罗凯 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