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客运与互联网的融合不仅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也为客运企业的运营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便捷的用户服务体验,是针对需求侧的满足;高效的运营管理,则是对企业、对客运业务的降本增效。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道路客运行业正在重塑传统业务模式,开始向平台化思维、生态构建迈进。
2023年12月,倍施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公路出行”的行业转型发展策略,通过建立本地化公路出行平台,整合多种综合运力资源,满足市场对出行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公路出行”发展策略倡导客运企业向本地化公路出行平台转型,包含本地化、多元化、数字化三个要素。
1.本地化属性 凝聚品牌信任度
道路客运具有明显的本地化属性,客运企业主要在一省一市或一个有限区域内发展,国内尚未出现全国性的大型客运集团。虽然互联网平台基于流量优势,打破了地理空间限制,但由于经营许可、线路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特性,道路客运服务仍局限于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客运企业建设的公路出行平台本地化属性仍然突出。
据《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铁路、公路、水路、民航4种营业性客运方式中,公路营业性客运量占69.9%,但公路旅客周转量仅占15.9%。公路客运完成了大量人员运输,但是平均运距较短。与2022年相比,2023年公路客运量占比增加6.4个百分点,客运周转量占比减少了2.7个百分点,平均运距从2022年的68公里减少到43公里。在未来的道路客运市场,大量中小规模运输企业将在本地市场展开激烈竞争。
正是由于本地化属性明显,长期深耕服务的本地客运企业,占据了发展本地化平台的优势。例如,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运营50多年的头部客运企业黔西南州畅达交通建设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转型建设了综合出行平台“万峰畅行”。与其他平台相比,“万峰畅行”更了解当地用户出行需求,积累了一定的品牌信任度。在不同区县的品牌推广上,“万峰畅行”通过在平台标识上增添本地专属的风景民俗标志,与当地群众建立情感连接,便于业务开展。除了创新开展下乡进村的“县乡网约”业务,“万峰畅行”还在黔西南州全面推行班线客运定制化转型,目前已开通运营州内首府到区县、重点乡镇、周边地市及省会贵阳的往返线路66条。
本地化属性既是道路客运的先天不足,又是独特优势。通过打造本地化平台,客运企业能够解决各种业态先天分散的问题,实现出行人群服务的全覆盖和长期稳定运营。
2. 多元化聚合 更好满足出行需求
开展多元化用车业务,能够帮助客运企业激发新的营收增长点,通过聚合班车客运、定制客运、网约车、巡游出租车、包租车等多种出行方式,破解企业长期面临的经营模式单一的困境。例如,四川巴中的“巴运出行”平台,就聚合了班车客运、网约车、城际快车、景区直通车、校园直通车等服务。今年上半年,“巴运出行”平台班线客运网络渠道售票量同比增长24%,定制客运售票量同比增长76.6%,网约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6%。
“公路出行”打破了长期禁锢客运发展的固化思维,根据用户即时化、场景化的需求,提供多种出行方式组合,实现了服务时间、对象以及产品的全面升级。具体而言,每日服务时间从传统的8小时延长至24小时;服务对象覆盖整个公路出行人群;服务产品从班车客运转变为多种用车业务的综合供给。“公路出行”注重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旨在提升客运经营管理效率,从而帮助传统客运企业转型升级。
在建立“公路出行”体系的过程中,客运企业还应根据当地用户需求特性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出行业务组合。长安大学综合运输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吴群琪提出的“出行剩余”理论中,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中等发达地区对班线客运的需求仍然存在;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包括出租车、网约车等在内的营运小汽车与定制客运,则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
3. 数字化管理 提升运营服务效率
基于本地市场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转型发展“公路出行”并非简单聚合多种出行方式,而是通过内部高效协同与互补优化,构建一个无缝对接、多式联运以及一票通行的综合出行平台。通过深度融合运力资源,借助智能调度与信息共享平台,确保用户感受到流畅连续、便捷换乘的出行体验。
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客运企业转型的关键环节。除了App、小程序等平台化的用户交互界面以外,数字化转型的实质是利用成熟的互联网运营及数字化技术,优化运力配置、提升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数字化平台集合营销获客、票务服务、车辆管理、清分结算、用户管理、业务管理及数据监测等功能,实现道路客运业务多端口统一的线上化、数字化管理和运营。企业可实现对运营数据的实时分析、精准预测和智能决策,更加精准地挖掘和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在分析道路客运行业的转型路径时,对照全国很多企业的成功案例,可以清晰地看到本地化、多元化、数字化三个要素的不断交织。本地化,作为行业固有属性,界定了企业服务的地理边界,同时也为深耕本地市场提供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多元化,为企业突破传统单一经营模式的局限注入新的活力,帮助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化,则无疑是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动力,它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更在服务体验上带来了质的飞跃。
客运转型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客运企业不仅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平台化发展模式,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并总结经验,融入本土文化特色,在服务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不断增强用户粘性和品牌忠诚度。(来源:中国交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