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谈经论道>交通部支持客运发展,地方运管该如何落实?

交通部支持客运发展,地方运管该如何落实?

  自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客运企业(包括公路客运和旅游客运)基本车辆停摆一个半月没有收入,人员工资、车辆融资还款等基本掏空了客运企业微薄的家底。为响应政府复工复产号召,民航和国有城市公交等有国资背景的企业还能正常经营,但改制的客运企业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特别是五一后高速公路过路过桥费减免政策取消后,客运企业大面积严重亏损。

  2020年5月30日,交通运输部印发支持道路客运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通知,积极为道路客运企业纾困解难。

  交通部印发文件让客运企业有了信心看到曙光,但如果把希望变成现实,关键还在于各地运管部门如何落实。


交通部支持客运发展,地方运管该如何落实?

  

  01

  吃透《交通强国计划纲要》,让客运企业明确与民航、高铁的差别角色定位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构筑以高铁、航空为主体的大容量、高效率区际快速客运服务,提高城市群内轨道交通通勤化水平,推广城际道路客运公交化运行模式,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近几年高铁网络发展迅猛,民航密度加大和机场建设步伐加快,让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形成了全新运行格局,中长途客运的主角已经由道路客运变成民航、高铁客运。

  公路客运要凭借灵活乘坐的优势,在中短途市场、城乡客运市场及机场接驳、旅游、商务出行等场景化市场寻找到用武之地,在高铁、民航的“盲点”区域,形成积极有益的补充。


  02

  要推动客运企业“大改小”转型

  伴随立体交通网络新格局的出现,尤其是高铁的效率及网线的纵深发展,“安全、快捷、舒适”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新需求,受疫情的影响,私密、健康的出行方式成为必须品,这些将导致客运车辆“大改小”势在必行。

  运距的缩短、乘客等待时间要求短都将改变出行的认知,特别是面对高铁的竞争,道路客运企业尽快除掉“一低三高”(低载客率、高油耗、高过路费和高车辆折旧和维保费)的顽症才能迅速恢复元气,扭转为盈。

  政府运管部门当下不再是鼓励引导客运企业积极转型,而应该强制推进企业进行“大改小”,根据各条线路实载率匹配9-19座车辆来帮助客运企业节约油料开支、减少过路费、降低车辆折旧和维保费用。


  03

  加快“大改小”、定制客运和交邮融合等营运线路的审批

  “大改小”提高运营经济效益,定制班线提高服务水平,交邮融合有利于实行人和物的村村通,这都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如何满足需求,运管部门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加快线路审批。


  04

  为客运企业搭建互联网和融资平台

  传统的车站等客上车的时代逐渐远去,深化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客运”是当下客运发展的新模式、新动向。

  碍于数据资源和技术能力的缺失,不少客运企业无法开展线上买票、约车等服务。政府主管部门要承担起信息平台的搭建服务,可以从企业的税收或管理费用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建好信息网格平台,方便乘客的同时又服务于客运企业。

  无论是“大改小”、定制班车、新能源化还是淘汰国三,客运企业都需要购置车辆。连续几个月的疫情已经让客运企业入不敷出,面对企业想购置新车又囊中羞涩缺少资金的现状,运管部门要发挥职能,为运输企业车辆的更新提供更多的融资平台。


  05

  减少或减免一切能减的费用

  各地交通部门都建有不少的汽车场站,相关主管部门对进场上落客的车辆视车型大小收取不等的进场费和管理费用,针对当下的疫情能否减少或减免?或根据实际载客率来收取?

  过去的几个月,不少营运车辆基本没有运营,能否协调保险公司对营运车辆保险费用给予打折?

  高速公路过路和过桥费在五一前实行免收政策,在疫情还没有完全控前,能否对过路和过桥费打折收取?减少客运企业的负担,让企业生存下来。


  06

  交通执法要树立纠错护法的新形象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各地交通部门都进行机构改革,纷纷成立交通综合执法机构。近20年来,所谓的执法基本在老百姓心中就是城管暴力打砸和收马路边摊位和交警贴条、拍照罚款。

  大家都出来摆地摊了,我们交通执法如何处理客运市场中的“黑”车呢?与其让执法者每天去和黑车经营者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还不如多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乘黑车安全没有保障,最多只赔2万元。


  公路客运是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民众交流的有生力量。政府主管部门除了给予政策上的保障支持外,更要把交通改革发展的红利切实惠及到客运企业。

  同时,更要加强行业监管,引导客运企业创新经营方式,做好服务延伸,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转型升级。

                                (来源:汽车总站网)